忍者ブログ
台北醫學大學‧楓林文學獎
小說編織坊
小說編織坊 編織你的夢

杏林綠意(bbs.tmu.edu.tw)
→社團
→學藝
→NovelWeavers
行程
徵稿
2008/10/01 ~ 2009/03/31

公佈結果
2009/04/30以前
類別
小說:一萬字以內
散文:五千字以內
新詩:五百字以內,
   行數四十行以內

首獎:八千元(一名)
優等:五千元(一名)
佳作:一千元(擇優)
連絡人
保二 鄭沛珊
ilqog0@yahoo.com.tw

保二 朱靜柔
skiwa992002@yahoo.com.tw


有任何問題直接在這裡留言也可以喔~~
ブログ内検索
×
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
2025/04/05(Sat) 02:42:40
【散文組:佳作】關於抽屜底層的記憶,及其他
◎ 李威

  My shadow, cast by the moon,
  Is my fellow traveler.
    -“Gute Nacht” from Winterreise by Wilhelm Mueller

K:
  我想你一定不相信,我一個人走著那條陰暗的登山步道爬上了山,在十二月颳著刺骨寒風的夜裡。
  不知道,我想我或許是想找出什麼,人生中總有那麼一點能散發光芒的東西吧?我想也許它會在搖曳的樹影中、在岩石的陰暗處裡、在蟲鳴聲中,等著我。
  當然,除了風聲、鞋落在枯葉上的聲響、以及風的撫觸之外,一路上我什麼也沒找到。登上了那塊跨年時人擠人的平台,眺向遠方,我看見了都市的燈火、還有那座雲霧間高聳的塔樓;也許我們都是這樣,常常想要攀的太高,不知不覺中就在雲裡迷失了方向,一回神已經不知怎麼回頭了。
  你知道嗎?這只是一座普通的、人工的山。有登山步道、階梯、觀景台、山腰甚至還有家小商店,連面對的夜景都是庸俗的炫目光芒。但它卻讓我想起家鄉的山,那些有著不甘寂寞的青蛙和貓頭鷹的山巒,靜靜地躺在夜色中。在家鄉,山是主體,田野間的房屋不過是陪襯罷了;你能說:那是山邊的房子,但這裡你得說這是都市邊緣的山。
  當然,回程時沒有什麼月光能投射我的影子,就算夜空無雲,路燈也會搶了月亮的風采,在這裡就是如此,連當一個失意旅人的浪漫都無法享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

  Hey! Mr. Tambourine Man, play a song for me,
  In the jingle jangle morning I'll come followin' you.
      -“Mr. Tambourine Man” by Bob Dylan

K:
  今天我又搭著公車去漫遊了,我跟你提過,不知你還記不記得?我喜歡走到公車站牌,攔下看得最順眼的一輛公車──當然,人越少越好──,然後在想下車的時候下車,這是在這個城市裡最浪漫的移動方式。最好搭上的公車沒有LED顯示幕,司機也不告訴你這一站叫什麼,如此才能保持那點難能可貴的神秘,在城市刺目的燈光下,要保持這樣浪漫的神祕實在太難了,幸好LED尚未推廣到每一台公車上,而且,它總有故障的時候。
  我常在想,是什麼讓每個大都市到最後都長成了同一個樣子?四通八達的地下鐵,明亮的鋼鐵車廂(有些或許不那麼明亮)持續吞吐著大量的人們;在城市某個角落躲著的沒落的舊社區,老人從窗口、台階上看著呼嘯而過五顏六色的交通工具,但乘客的眼中或心中都沒有他們。不論太陽升起或落下、不論陰晴,如此周而復始著。
  有人說,為什麼長途旅行之後會感到疲勞?那是因為我們在太短的時間內移動了太多的距離,身體已經到目的地了,但某些部分卻仍留在出發點。
  我想如果可以的話,身體一定很想親自感受旅程的每一刻吧,我們都太在意目的了,把移動變成了兩個點之間的事;從沒試過把它當作一條線、甚至是一個面。最好的旅程,記憶的不該只是這裡和那裡,而是這裡到那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

  Nothing lasts forever,
  Even cold November rain.
      -“November Rain” by Guns N’ Roses


K:
  又下雨了,這裡的雨好像有自己的生命,從空中落下時似乎乘載了許多記憶似的,連綿綿細雨都有重量。它像是落在你的心裡,然後積成了水窪,沉甸甸的。
  布萊伯利有一本小說描寫一個不斷下著傾盆大雨的星球,地球人軍隊到了那裡,面對從早到晚不間斷的雨勢、以及陰魂不散的潮濕,一個接著一個崩潰了;最後,只剩下隊長到達先前建立的補給站,但卻發現連那裡都被雨水侵蝕,已經無法遮擋雨勢,最後他只好躺在破裂的屋頂下,任雨水澆淋在他的身上,讓意識一起被淹沒。
  每到梅雨季節,面對下不完的雨,我總是會想起這個故事。雨這種東西會漸漸吃掉你的耐心,你沒辦法跟它對抗,因為它根本沒有跟你比的意思,雨就只是,緩緩的,緩緩的,落在地上,而已。
  November Rain這首歌說的是一段逝去的愛情,「沒有什麼能永久持續,就算是十一月的雨」。如果連雨都會消逝,我們還能留住什麼呢?看著灰濛濛的天、被雲層遮蓋的高樓、還有被雨水沖刷著的街道,我不禁想道,我們的營生是為了什麼?如果這些終究要在雨水中傾頹衰敗,然後連著雨水一同消失,那我們究竟為了什麼而前進呢?
  最令人哀傷的是,不管是灰濛濛的天、被雲層遮蓋的高樓、還是被雨水沖刷著的街道,這些都不能在我心中留下什麼,除了那些雨水造成的沉甸甸的水窪之外。
  但雨也終究是要消逝的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

  In a tree by the brook
  There's a songbird who sings,
  Sometimes all of our thoughts are misgiven.
     -“Stairway to Heaven” by Led Zeppelin

K:
  曾經,我羨慕於那些沒有圍牆的學校,每次聽到回來的學長訴說以前的校園是如何開闊,我就不禁想像當時的情景,怎麼樣的校園是教室窗外走幾步便是海水;怎麼樣的校園能翹課騎車到山間吹風、抓滿林的蟬;怎麼樣的校園能倚靠著山,同時又呼吸著海水的氣息。
  只是,當我來到這裡,這個和週遭社區幾乎融為一體的小小校園,我卻迷惘了。這不是我想像的,沒有圍牆的學校嗎?但是,不再相同了,起伏的山巒換成了大量複製的住宅,還有遠方粗暴侵略天際線的高樓;海當然看不見了;偶爾會有藍天,但那是不一樣的藍。
  寫到這裡就有點濫情了,我知道你了解,我羨慕你擁有那兒真正的藍、以及那些與天空和平共處的山脈們。但我想說的其實是,是不是我們太執著於真正的藍了呢?
  也許,有時候就只是害怕罷了,畢竟不知道這裡的雲朵是否輕盈、山脈是否柔和、海浪拍岸的頻率是否和心跳一致。但是,誰說雲朵一定要高掛在建築的上方?誰說柔和的才是山?誰說心跳只能有一種頻率?另一種藍,也許也能看出它的美。
  城市的明亮也是一種浪漫,雨的重量或許終究能在心中留下什麼東西,那是另一種美感。我會把這當作一場旅程,讓身體好好體會。從這一點到那一點,從水窪到天際線。
  不知道你會不會懂,畢竟,你擁有了真正的藍;但看看天空,也許你偶爾會和我看到同樣的色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

  Symphony No. 5 in E minor, 1st movement “Andante — Allegro con anima”
    by Tchaikovsky

K:
  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。
  每次我聽到第一樂章中那低音管的低訴,腦中就會浮現一座一望無際、蒼茫而寒冷的冰原,雪不停地飄落著,一棵枯樹在寒風中擺動,遠方傳來了狼嗥聲,餘音散去後寂靜緩緩飄落,與雪一起鋪滿銀白的大地。
  這是我對這首曲子的想像,也是對俄羅斯的想像;雪是一種有魔力的東西,它的潔白訴說著純粹、寒冷凍結了永恆。有人說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描寫的是命運,我卻覺得他描寫的就只是雪,那鋪天蓋地的、綿延在寬闊的平原上的潔淨的雪。
  或者說,描寫了雪的同時就描寫了命運。他談到命運,但命運的課題卻被雪景深深覆蓋;那是一種屬於柴可夫斯基、屬於俄國、屬於那塊冰封的大地的,共同的愁緒。
  那當輪到我的時候,我該描寫什麼呢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

 



評審評語

文字呈現很不錯,但是用書信體的方式為主文,敘述的部分不夠多也不夠明顯,略顯單薄,這是比較吃虧的地方。文章中,W似乎有想對K說些什麼,但又說不出口,那種曖昧不清楚的感覺圍繞整篇文章(信),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,如果能將要說的是話表達更清楚會更好。整體而言,用書信體的寫法,匴是不錯的作品。
 

PR
2009/05/19(Tue) 00:51:42
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
NAME
TITLE
MAIL
URL
MESSAGE
PASS   Vodafone絵文字 i-mode絵文字 Ezweb絵文字

この記事へのトラックバック
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:
忍者ブログ [PR]

Designed by A.com